「養魚要先學會養水」這是水族界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剛養魚的新手可能會覺得奇怪!水又不會長大,哪來養不養的問題?
其實「養魚」不只是把魚丟進水中,然後餵食這麼簡單。「養水」指的是把自來水培養、調整成適合魚隻生存狀態的過程。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做好,就冒然將魚隻丟入水中,往往下場都是死傷慘重。
簡而言之,養魚必先養水,這項前置作業到了位,養魚之路就成功一半了。
簡易養水原理及關鍵步驟:
(一)去除自來水中或多或少對魚體有害的「氯」物質,施用方法如下:
將水中有害物質蒸散揮發。
2.加入市售的各式水質穩定劑,分解有害物質。
3.使用具有除氯效果的「三胞胎淨水器」過濾水質。
(二)培養硝化菌,建立完整平衡的硝化系統:
硝化菌是多種好氧菌類的統稱,它能將水中毒性較強的「氨」分解成「亞硝酸鹽」,再逐步轉化成弱毒性的「硝酸鹽」,避免飼養的魚隻因水中有毒物質濃度過高而中毒。
硝化菌生長在魚缸四處,主要大量聚集附著在過濾系統的濾材濾棉之中。
一個完整的硝化系統自然養成,至少需要一到三週的時間,如要加快速度,則可將市售的硝化菌種適量的加入魚缸中;或是把舊魚缸中使用過一陣子帶有菌體的濾材濾棉置入新缸的過濾系統中,則可大大加速新魚缸硝化系統的建立。
靜待養水程序接近尾聲,可放入幾隻黑殼蝦或朱文錦測試幾天,如果都能順利存活的話,也就表示大功告成了,你才能叫喊:「魚寶寶的新居落成嘍!」